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时间: 2023-12-23 16:57:04 来源: 欧宝直播球吧网

  近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青凤高科产业园区重庆赛力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智慧车间,工人们正在装配汽车。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态趋势如何?在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强链补链固链稳链等方面,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7月2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如今,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总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王伟说,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的潜在能力,产品竞争力明显地增强。”王伟说,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占比达到20%左右。

  此外,王伟表示,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实力慢慢地加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

  “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十年来,从基础材料、基础软硬件到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载人航天、高铁装备、北斗导航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技术创新日益加快,“并跑”“领跑”领域加速涌现,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迈上新台阶,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任爱光表示,在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我国特别注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难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强化环境改善提升,推动降低企业负担,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10.3%,570多家工业公司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从创新体系看,我国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我们将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一批新兴起的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任爱光说。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介绍,近年来,我国聚焦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卡点”,扎实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加快“卡脖子”技术产品突破;加强监测调度,强化物流等要素保障,促进重点产业链快速复工复产;加强供需对接,稳定大宗商品、关键零部件价格,保障重点物资供应。

  “通过各方一起努力,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转。”姚珺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姚珺表示,今后将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实施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构建产业链融合生态,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国际合作,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做好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工业与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王伟表示,今后将以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刘坤)

  受极地居民北极熊的“大厚毛衣”启发,浙江大学教授柏浩和副教授高微微悟出了一种新策略。气凝胶涂层容易脱落,材料气凝胶含量有限,耐磨、抗拉伸等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限制了下一代保暖衣物性能提升的空间。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搭载我国自研“海经”拖缆地震勘探系统,完成了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题: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下一步将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在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4台汽水换热器正在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每小时可供出零碳热量1651吉焦。走进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煤矿装车站,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经过抑尘站封装后运出,去往东北。

  据预报,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冷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部分地区偏低7℃以上。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经营主体应对照目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有关出口许可、合同登记等手续。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它是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这种新型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卡热管理器件的柔性特征,将其集成应用于衣物,既智能又不影响穿着体验。

  “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因此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对此,参加会议的专家呼吁,解决算力难题,应重塑大模型算力生态,助力国产AI芯片系统练好“内功”。相较于芯片本身的硬件性能提升,郑纬民认为,通过营造生态,提升国产AI芯片的“包容力”更加急迫。

  记者20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自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54天,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记者20日从商务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报告研判的187项工程前沿包括93项工程研究前沿和94项工程开发前沿,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张鑫团队创新性研发出拉曼光谱探针,为深海探测提供抓手。张鑫表示,该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上升过程数据的空白。

  先进的AI工具、月球任务和超高速超级计算机将在未来一年塑造科学研究。天文学家依然担心,由于慢慢的变多的明亮人造卫星群正在用光污染夜空,新的地基望远镜数据可能更加难以获得。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做多元化的分析解读。

  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人员瑞安·罗加林说,视频信号从深空传送到地面的速度比经互联网从帕洛马天文台海尔望远镜传到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速度还快。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曾展示从近地轨道和月球利用激光传输信号,“灵神星”探测器则首次在深空展示这一技术。

  AS700载人飞艇于2018年6月批复立项,同年8月启动实施,共生产3架艇,其中01架为无人型技术验证艇,于2023年完成全部科研试飞;02/03架为载人型适航验证艇,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9月首飞。AS700载人飞艇采用常规单囊体布局,流线型气囊外形,四片“X”型硬式梯形尾翼,单点单支柱式不可收放起落架。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将稳步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对试点设立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

  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分别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发现,过去约两千年来,河西走廊地区至少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和融合。